【宋PL油耗】汽車的油耗怎么計算的?
宋PLUS 2020款 1.5T 自動旗艦PLUS動力上配備的是一臺1.5T185馬力L4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的是7擋濕式雙離合自動檔變速箱,燃料形式為汽油,廠家參考價14.38萬元。


根據車主實測數據,該車型低油耗為8.28L/100km,高油耗為10.82L/100km,綜合路況眾測油耗為9.55L/100km,工信部綜合油耗為6.90L/100km。
依照7月16日92號汽油最新調整價格7.33元/升來計算(以重慶為例),該車型百公里的平均油費是70.002元,依照上一輪7月2日調整價格7.43元/升來計算,百公里的平均油費是70.957元,對比上一輪少花0.955元,下一輪的油價調整時間8月26日24時。

汽車油耗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汽車油耗是衡量車輛燃油經濟性的重要指標,其計算方法主要分為理論計算和實際測量兩種,以下為你詳細介紹:
油耗計算原理:
基于發動機參數的估算
公式:油耗(L/100km)=(燃油消耗率×發動機功率)÷(燃油密度×行駛速度×1000)×100
說明:
燃油消耗率:發動機每輸出1千瓦時(kW·h)功率所消耗的燃油量(g/kW·h),可通過發動機性能曲線或說明書獲取。
發動機功率:發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kW),通常在車輛說明書或技術參數表中注明。
燃油密度:不同燃油的密度不同,如汽油密度約為725g/mL(725kg/m?)。
行駛速度:假設的勻速行駛速度(km/h),一般取常用車速如90km/h。
示例:
假設某車發動機功率為100kW,燃油消耗率為250g/kW·h,燃油密度為725g/mL,行駛速度為90km/h。
油耗=(250×100)÷(725×90×1000)×100≈3L/100km(此為理論估算,實際油耗會因多種因素而異)。
廠家標稱油耗(NEDC/WLTC工況法):
說明:
NEDC工況:歐洲標準,包含4個市區循環和1個市郊循環,測試時間1180秒,平均車速34km/h。
WLTC工況:全球統一標準,模擬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速四種工況,測試時間1800秒,平均車速5km/h。
廠家在實驗室通過底盤測功機模擬行駛,測量尾氣中的碳含量計算油耗,但實際駕駛中油耗通常高于標稱值。
實際測量法(車主常用):
加油量與行駛里程計算法
步驟:
加油至跳槍:將油箱加滿至自動跳槍,記錄加油量(L)。
重置里程表:將里程表歸零或記錄當前里程。
正常行駛:按日常駕駛方法行駛一定距離(如100km以上)。
再次加油至跳槍:記錄第二次加油量(L)和行駛里程(km)。
公式:油耗(L/100km)=(第二次加油量÷行駛里程)×100
示例:
第一次加油40L,行駛500km后第二次加油35L。
油耗=(35÷500)×100=7L/100km。
車載電腦顯示
說明:
現代汽車普遍配備行車電腦,可實時顯示瞬時油耗、平均油耗等數據。
平均油耗通過ECU(發動機控制單元)持續監測噴油量并累計行駛里程計算得出。
注意事項:
顯示值可能因計算邏輯(如是否包含怠速油耗)與實際值存在差異,定期手動校準。
影響油耗的關鍵因素:
駕駛方法:急加速、急剎車、高速行駛等都會增加油耗。
路況條件:擁堵路段、頻繁啟停、上坡下坡等都會影響油耗。
車輛負載:車輛載重增加,油耗也會相應提高。
輪胎狀況:輪胎氣壓不足、磨損嚴重等都會增加油耗。
空調使用:夏季使用空調會增加發動機負荷,從而提高油耗。
儀表盤顯示法:
原理:現在很多汽車都配備了行車電腦,它可以實時監測和計算車輛的油耗,并在儀表盤上顯示出來。行車電腦通過傳感器收集發動機轉速、噴油量、車速等信息,然后根據特定的算法計算出瞬時油耗和平均油耗。
注意事項:雖然車載油耗顯示功能較為方便,但不同車型的行車電腦算法可能存在差異,導致顯示結果與實際油耗有一定誤差。此外,行車電腦顯示的油耗通常是基于發動機噴油量計算得出的,而實際加油量可能會因加油槍的精度、油箱形狀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第三方軟件輔助法:
使用方法:一些專門的汽車油耗APP可以通過與車輛的OBD(車載診斷系統)接口連接,獲取車輛的行駛數據和燃油消耗信息,從而計算出更準確的油耗。此外,用戶也可以手動在APP中輸入加油量和行駛里程,APP會自動計算并記錄油耗數據。
優勢:手機APP可以記錄多次加油和行駛的數據,并生成油耗趨勢圖表,方便用戶介紹自己的駕駛方法和油耗變化情況。同時,一些APP還提供了油耗排名、油耗對比等功能,讓用戶可以與其他車主進行交流和比較。
關鍵影響因素:
駕駛方法
急加速/急剎車:油耗增加10%-30%。
高速巡航:保持經濟車速(如60-90km/h)可降低油耗。
怠速時間:長時間怠速(如等紅燈)會浪費燃油。
車輛工況
發動機效率:渦輪增壓發動機在低速時可能油耗更高。
傳動系統:手動擋車型油耗受駕駛技術影響更大,自動擋車型油耗更穩定。
車重與負載:每增加100公斤負載,油耗增加約1%-2%。
環境條件
溫度:低溫下發動機需更長時間預熱,油耗增加5%-10%。
路況:擁堵路段油耗增加20%-50%,高速路段油耗降低10%-20%。
海拔與風速:高原地區空氣稀薄,油耗增加5%-15%;逆風行駛時油耗增加3%-5%。
以上油耗數據由南方財富網整理提供,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