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潤資源(000506):
有色金屬龍頭股。從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來看,*ST中潤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為9.65%,過去三年營收最低為2022年的2.77億元,最高為2024年的3.33億元。
公司自2009年開始進入礦業開發領域,投資開發的礦種以貴金屬(金、銀等)、有色金屬為主。
回顧近30個交易日,招金黃金股價上漲13.1%,最高價為11.79元,當前市值為96.43億元。
神火股份(000933):
有色金屬龍頭股。從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為-5.21%,過去三年營收最低為2023年的376.25億元,最高為2022年的427.04億元。
公司鋁業務的主要產品為電解鋁及電解鋁深加工產品,其中,電解鋁產品為鋁錠,主要運用于建筑、電力、交通運輸等行業;電解鋁深加工產品主要包括鑄軋卷、冷軋卷和鋁箔,主要運用于建材、包裝、家電和印刷等行業。公司于2021年3月2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電解鋁產能分布在新疆和云南,其中新疆80萬噸產能為100%控股,目前處于滿產狀態。2020年10月,公司重大資產購買事項實施完畢,持有云南神火43.40%股權,并擁有其73.60%表決權,成為云南神火控股股東,通過此次交易,云南神火將納入上市公司合并報表范圍,神火集團旗下所有的電解鋁業務將完全并入上市公司。云南神火作為分期建設90萬噸綠色水電鋁材一體化項目的投資主體,分為一系列和二系列進行建設,均為45萬噸。一系列分為三個標段,每標段15萬噸,計劃于2019年底開始通電,2020年9月底全部啟動完成;二系列計劃于2021年2月底通電啟動。
在近30個交易日中,神火股份有13天上漲,期間整體上漲9.72%,最高價為19.85元,最低價為16.18元。和30個交易日前相比,神火股份的市值上漲了40.04億元,上漲了9.72%。
華友鈷業(603799):
有色金屬龍頭股。從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來看,華友鈷業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為-1.67%,過去三年營收最低為2024年的609.46億元,最高為2023年的663.04億元。
公司主要從事鈷新材料產品的深加工及鈷、銅有色金屬采、選、冶的業務。公司主導產品為四氧化三鈷、氫氧化鈷和硫酸鈷等鈷產品以及鋰電正極材料三元前驅體產品由于礦料原料中鈷銅、鈷鎳伴生的特性及業務拓展原因,公司還生產、銷售電積銅、粗銅及電解鎳等產品。
華友鈷業在近30日股價上漲11.91%,最高價為47.58元,最低價為37.45元。當前市值為728.6億元,2025年股價上漲31.67%。
北方銅業(000737):
有色金屬龍頭股。從公司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為-3.28%,過去三年營收最低為2023年的93.23億元,最高為2022年的106.77億元。
回顧近30個交易日,北方銅業股價上漲17.39%,最高價為13.3元,當前市值為211.42億元。
洛陽鉬業(603993):
有色金屬龍頭股。從洛陽鉬業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為10.97%,過去三年營收最低為2022年的1729.91億元,最高為2024年的2130.29億元。
回顧近30個交易日,洛陽鉬業股價上漲17.03%,最高價為9.55元,當前市值為2034.6億元。
贛鋒鋰業(002460):
有色金屬龍頭股。從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來看,公司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為-32.76%,過去三年營收最低為2024年的189.06億元,最高為2022年的418.23億元。
近30日股價上漲9.09%,2025年股價上漲2.67%。
寒銳鈷業(300618):
有色金屬龍頭股。從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來看,公司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為8.15%,過去三年營收最低為2023年的47.89億元,最高為2024年的59.5億元。
近30日股價上漲1.97%,2025年股價上漲7.56%。
有色金屬概念股其他的還有:
興發集團(600141):
截止下午3點收盤,興發集團報24.950元,漲1.26%,總市值275.26億元。
云天化(600096):
8月6日消息,云天化(600096)開盤報24.25元,截至下午三點收盤,該股漲1.32%報24.560元。當前市值447.73億。
諾德股份(600110):
8月6日諾德股份(600110)開盤報6.3元,截至15點收盤,該股報6.390元漲0.31%,成交15.52億元,換手率14.08%。
淮北礦業(600985):
8月6日消息,淮北礦業收盤報12.890元,漲2.06%,總市值為347.16億元,換手率0.95%,10日內股價下跌5.51%。
南方財富網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南方財富網聲明: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若有侵權,請第一時間告知刪除。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